株洲古称建宁,为湖南省第二大城市,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是湖南省综合实力第二强市。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是我国最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之一。东界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永新县及井冈山市,南连衡阳、郴州二市,西接湘潭市,北与长沙市毗邻。株洲市现辖天元、芦淞、荷塘、石峰、云龙五区和县级醴陵市、株洲县、攸县、茶陵县、炎陵县5县市,以及113个乡镇。株洲现在正朝着中南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与中部地区非省会第一目标奋勇前进。
株洲由4个市辖城区、1个“两型社会示范区”以及醴陵市、株洲县、攸县、茶陵县、炎陵县组成,辖134个乡镇(街道)。市区分芦淞区、荷塘区、石峰区、天元区四个行政区和云龙示范区。其中,天元区因在株洲湘江西侧,习惯性称之为河西,其余四区笼统地称之为河东。
气候
株洲地处亚热带地区,全年气候分明,风景秀丽,环境整洁。因而拥有“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等称号,因在电力机车上的强大优势,株洲同时享有“中国电力机车的摇篮”、“中国电力机车之都”的美誉。“火车头精神”是株洲无可争议的城市特色。株洲是一座以现代工业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宜居城市以及推动世界轨道交通发展的中国力量。
魅力新城
株洲是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古称建宁,是炎黄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华民族的始祖、农耕文化的创始人即炎帝神农氏,就长眠在株洲市境内炎陵县鹿原坡,江泽民总书记亲笔题写炎帝陵名,炎帝陵也被称为“神州第一陵”,它是普天下中华儿女寻根谒祖的圣地。南宋遗存的茶陵铁犀更是熠熠生辉。而株洲也是革命老区,秋收起义、朱毛第一次会面、建立湘赣边根据地,都发生在株洲这片革命热土上。
株洲也是一座自然风光名城。“天下第一洞”桃源洞古木参天,与江西革命圣地井冈山风景区连成一体,是旅游观光、疗养避暑的佳境。攸县的酒埠江风景区,风景秀丽,景色宜人。茶陵云阳山更被誉为湘东名山。湘江也宛如一条玉带,流经市区,被称“东方莱茵河”,2010年开放的株洲湘江风光带景色十分优美,沙滩、石头林、露天剧场、木制酒吧房等精致点缀于玉带之上,使株洲的母亲河更显魅力。2009年动工,2012年建成,造价过百亿的“神农城”致力打造全球华人炎帝文化景观中心,是目前株洲人最喜爱的休闲景点,也是最新的城市地标。
交通
株洲株洲铁路交通优势明显,为中国中部国家级铁路枢纽,和郑州并称“北郑南株”。市域主要有株洲站(客货运输特等站)、醴陵站(客运二等站)、株洲北站(货运、编组特等站)、株洲西站(接京港客运专线)、醴陵北站(接沪昆客运专线)、新株洲站(规划在建中接长株潭城际铁路)
1.1普通铁路
株洲铁路交通十分发达,素有“被火车拖来的城市”之称,目前是中国中南部重要的铁路枢纽。京广、浙赣、湘黔三大铁路干线在这里交汇,株洲火车站是中国客货运输特级站之一,平均每3分钟接发列车一次,日接发车达230趟之多,新扩建的株洲北站是全国重要的货运编组站同时也为特等站(原双向三级七场),日均办理车17000辆,解编12000辆,株洲为铁路双特等站城市。
1.2客运专线
京广高速铁路在株洲天元区设株洲火车西站,沪昆高速铁路在株洲醴陵境内设醴陵北站(引入湖南的第一站)。
1.3城际铁路
湖南“3 5”城市群城际铁路中,株洲也成为其枢纽。规划中,株洲北通长沙、岳阳,西至湘潭、娄底,东往醴陵,南达衡阳,四个方向都衔接着重要城市。其中,已开工建设的长株潭城际铁路在株洲设白马垅、时代、云龙、新株洲、七斗冲五个火车站。2014年8月通车后,株洲市中心乘坐火车到长沙市中心仅仅只需要2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