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href="http://www.pop800.com">在线客服
您的位置:踏浪旅游网 > 目的地
湖北省,恩施 正处在:旅游旺季 想去(0) 去过(0)

猜您喜欢

恩施

贴士
由于恩施州雨多、雾多,雨热同期,所以在此地旅游常会因为一连几天的坏天气而影响游览,所以前往恩施旅游最好避开雨季,并事先多了解一下当地的天气状况
娱乐活动
在当地可以看一下恩施土家风情表演。这种表演以土家四道菜为主线,穿插土家山歌和舞蹈,整场表演时间约60分钟。土家四道菜是白鹤菜、泡儿菜、油菜汤和舔酒菜,其醇厚的民族韵味令人着迷。其间的山歌独唱、对唱和小合唱字正腔圆;耍耍儿、莲响儿、摆手舞等亦展示出浓郁的土家民情。

民俗节庆

女儿会是鄂西少数民族独特的节日,每年举办一次,不同地方举办的日期也不同,有的是农历五月初三,有的是七月十二,有的是八月十五。其中,石窑乡每年农历七月十二的"女儿会"从古至今一直保留了下来。  "女儿会"一般伴有乡场,也就是土家人的大集,各种风土人情集于一体。每当此时,姑娘们为了等待意中人的到来,便会在"女儿会"上摆摊出售各种土产,小伙儿们则假装买东西,一旦看到中意的姑娘,小伙儿便上前问价购物,双方开始讨价还价,如果小伙儿也被姑娘看中了,价格就会越来越低,最后双方就相约到乡城附近的丛林中互表爱慕之情。如果小伙儿未被相中,价格则越来越高,他便会知趣地离开,再重新寻找自己的意中人。 土家族主要聚居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以及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此外在四川等地也有分布,现有人口570多万人,土家族自称“毕兹卡”,意思是“土生土长的人”。2000多年前,他们定居于今天的湘西、鄂西一带,与当地的其他少数民族一起被称为“武陵蛮”。宋以后,土家族单独被称为“土丁”。建国后,正式定名为土家族。土家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由于长期与汉族人杂居,他们很早就会使用汉族的语言和文字了。 土家族人在服饰方面崇尚俭朴,以前,土家人多用自织自染的土布做衣料。男子多穿黑色或蓝色,女子衣服上则有“鹿子闹莲”、“喜鹊闹梅”和“双凤朝阳”等喜气的图案。 鄂西土家族以大米、包谷为主食,以小麦、红薯、洋芋为副食,菜食多样,蔬菜和鸡鸭鱼肉都很丰富,普遍喜好酸辣。 附:小知识 西兰卡普——恩施的土家族姑娘出嫁时,都必须带上西兰卡普作为陪嫁。这是土家族一种织锦,在土家族语里,“西兰”是铺盖的意思,“卡普”指花,所以“西兰卡普”就是土家族的花铺盖。 土家族女孩儿都是亲手编织自己出嫁时要带的西兰卡普,她们在木头织布机上先将布织好,再在上面挑花刺绣。西兰卡普的图案纹样丰富,色彩鲜明,具有一定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