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href="http://www.pop800.com">在线客服
您的位置:踏浪旅游网 > 目的地
贵州省,黔东南 正处在:旅游旺季 想去(0) 去过(0)

猜您喜欢

黔东南

介绍
介绍


旅行路上

出行之前,黔东南无疑仅仅是照片里的样子,或者是上海世博会上开场表演中的天籁之音,又或者美丽的景色、多彩的民族服装,贫穷的山村…总之,黔东南是你想象中的样子。而早在元末明初,刘伯温曾说过,“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


出行路上,伴着轰隆隆的列车声,也许我们可以先看看《余秋雨黔东南纪行》。


这是翠绿群山间的一个小盆地,盆地中间窝着一个几百户人家的村寨。村寨的房屋全是黑褐色的吊脚楼,此刻正朦胧着灰白色的雾气和炊烟。把雾气和炊烟当作宣纸勾出几笔的,是五座俏拔的钟楼。


鼓楼底层开放通透,已经拥挤着很多村民和过路客人,因为在鼓楼边的花桥上,另一些村民在唱歌,伴着芦笙。


唱歌的村民一排排站在花桥的石阶上,唱出来的是多声部自然和声,沉着、柔和、悦耳。这些村民有一年被选到法国巴黎的一次国际合唱节里去了,才一开口,全场屏息,第二天巴黎的报纸纷纷评论,这是中国所有歌唱艺术中最容易被西方接受的一种。


村民们没有听过太多别的歌唱艺术,不知道法国人的这种评论是不是有点夸张。但他们唱得比平时更来劲了,路人远远一听就知道:咳,侗族大歌!  


不错,我是在说一个侗族村寨,叫肇兴。地图上很难找得到,因此我一定要说一说它在地球上的准确方位:东经109°10’,北纬25°50’。经纬交汇处,正是歌声飘出的地方。


——节选自余秋雨《余秋雨黔东南纪行》


《余秋雨黔东南纪行》借用著名文化学者之眼,让读者从他的视野里去看黔东南。余秋雨将肇兴、隆里和西江等黔东南旅游的闪光点很好地提炼了出来,站的角度很高。人与自然如何相处,他都用独特的视角作了诠释。短短的行程,让余秋雨专门为一个地区打造几篇文章,这是罕见的,说明了余秋雨对黔东南对原生态有着深厚的感情。

 



特色风情

苗家服饰

苗族服饰反映了苗族历史悠久、居住分散风俗多样的特点,苗族支系与支系、县与县,易于寨与寨之间在服饰上都有严格区别。其服装的主要色调亦不尽一致,所谓“白苗”、“黑苗”、“花苗”、“汉苗”等就是依据所着服色或服式而来的自称或他称,也有根据妇女的裙样,称为“长裙苗”和“短裙苗”的。


苗族服装大多遍施图案,刺绣、挑花、蜡染、编织、镶衬等多种方式并用,做工十分考究,令人眼花缭乱。但是苗族的衣装图案并非每个能织会绣的男女都可以随心所欲地织绣,什么地方饰什么图案,什么图案表示什么,什么身份年龄的人该饰什么图案,都有严格的规定。


拦门酒

苗族是一个非常好客的民族,每当有客人或者贵宾来临,都是全家,甚至全寨的人去迎接。在而迎接的方式里,苗寨有一种特别的迎接方式——拦门酒。这是一种非常隆重的礼节,以此来迎接远道而来的尊贵客人。拦门的时候,在门口摆上一碗碗酒,客人们每人都需要喝上一碗、两碗或者一口、两口才让进寨子。


在贵州苗族村寨里,每当节日或接亲、嫁女、回门认亲、吃满月酒等喜庆之日,三亲六戚或远方的客人会前来祝贺(作客),当主人的就在寨头或门口以米酒和唱迎客酒歌,劝客人喝拦路酒的特殊方式迎接客人,以表达诚挚和敬意。拦路酒视场地情况,少则摆三六道,最多为12道,其中最后一道设在主家门口。


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是在中国侗族地区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侗族大歌目前主要流行于侗语南部方言第二土语区,其中心区域在黎平县南部及与之接壤的从江县北部、以及榕江县车江、宰麻一带。含今黎平县永从三龙、岩洞、口江、双江、肇兴、水口、龙额,从江县往洞、谷坪、高增、贯洞、洛香等乡镇,以及榕江县三宝和宰荡等侗寨。


侗族大歌代表性曲目有《耶老歌》、《嘎高胜》、《嘎音也》、《嘎戏》等。侗族大歌需要3人以上的歌班(队)才能演唱,参加演唱的人越多,效果越好。几乎每个侗寨都有歌队,有的侗寨多达10来个歌队。对歌、赛歌一般在“侗年节”、“吃新节”、“春节”等节日。更为有趣的是村与村,寨与寨举行对歌比赛活动。

 



城市印象

出行之前,黔东南无疑仅仅是照片里的样子,或者是上海世博会上开场表演中的天籁之音,又或者美丽的景色、多彩的民族服装,贫穷的山村…总之,黔东南是你想象中的样子。而早在元末明初,刘伯温曾说过,“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胜江南”。

出行路上,伴着轰隆隆的列车声,也许我们可以先看看《余秋雨黔东南纪行》。

这是翠绿群山间的一个小盆地,盆地中间窝着一个几百户人家的村寨。村寨的房屋全是黑褐色的吊脚楼,此刻正朦胧着灰白色的雾气和炊烟。把雾气和炊烟当作宣纸勾出几笔的,是五座俏拔的钟楼。

鼓楼底层开放通透,已经拥挤着很多村民和过路客人,因为在鼓楼边的花桥上,另一些村民在唱歌,伴着芦笙。

唱歌的村民一排排站在花桥的石阶上,唱出来的是多声部自然和声,沉着、柔和、悦耳。这些村民有一年被选到法国巴黎的一次国际合唱节里去了,才一开口,全场屏息,第二天巴黎的报纸纷纷评论,这是中国所有歌唱艺术中最容易被西方接受的一种。

村民们没有听过太多别的歌唱艺术,不知道法国人的这种评论是不是有点夸张。但他们唱得比平时更来劲了,路人远远一听就知道:咳,侗族大歌!  

不错,我是在说一个侗族村寨,叫肇兴。地图上很难找得到,因此我一定要说一说它在地球上的准确方位:东经109°10’,北纬25°50’。经纬交汇处,正是歌声飘出的地方。

——节选自余秋雨《余秋雨黔东南纪行》

《余秋雨黔东南纪行》借用著名文化学者之眼,让读者从他的视野里去看黔东南。余秋雨将肇兴、隆里和西江等黔东南旅游的闪光点很好地提炼了出来,站的角度很高。人与自然如何相处,他都用独特的视角作了诠释。短短的行程,让余秋雨专门为一个地区打造几篇文章,这是罕见的,说明了余秋雨对黔东南对原生态有着深厚的感情。


最佳旅游时间
最佳旅游时间

6月-10月最佳。夏季黔东南风景优美,可去避暑;秋季气候较好,秋高气爽。最佳旅游时间是每年的8月,在此期间有诸多苗族侗族民族节日,凯里苗族芦笙节、榕江侗族西瓜节都是政府组织的大型民族节日,还有诸多小型节日在各寨分别举行。


不得不做的事
不得不做的事

镇远 享千年古镇的从容自在


这里闲适、安逸,自然、清秀,走在街头,看不见摩肩接踵的人流,听不到商家吆喝的声音,时间缓缓流淌,街巷依旧宁静。白天穿古巷、看古码头、游青龙洞、访古民居,感受古城百姓平静而悠闲的生活,体验千年古城的迷人。夜幕降临,霓虹灯装扮起亭台楼阁,倒映水中,有江南的柔情,也有边城的寂寥,泛舟河中,令人流连忘返。也可以欣赏大型歌舞,其乐陶陶。深夜入住江景房,看那隔江架空铁道火车呼啸而过,在空中划出一道光线,像极了宫崎骏动漫《千与千寻》中的水上列车。


西江苗寨 看千户灯火似繁星


余秋雨去过西江苗寨后感叹到:用美丽回答一切,看西江知天下苗寨,于是西江千户苗寨作为贵州苗寨的代表声名鹊起。它是世界上最大的苗寨,远远看去,整个村寨就像一个巨大的金角牛头。夜晚步行或坐电瓶车到达苗寨至高点观景台,看那千盏明灯装饰着整个村寨,座座吊脚楼如闪闪发光的金銮殿,星星点点的灯光如嫦娥的裙带罗衫,让人恍然置身于天宫。


徒步八寨一山 白云深处有人家


来到黔东南,想体验侗族文化,肇兴是最佳去处。“白云深处有人家”是对它的最好描述。而八寨一山是肇兴地区非常著名的徒步路线,也是深度了解侗民族风情的最佳方式。七八月间是穿越八寨一山的好时节,此时走在青石板的山间小路上,欣赏两侧梯田和高山风光的同时,看那散落在谷间的侗寨里,年轻妇女在晾晒谷子,老人带着小孩在鼓楼里聊天,没有兜售土特产的,没有讨要糖果的,一切都那么隐忍、安静、祥和。


侗族大歌 直达灵魂的天籁之音


“饭养身,歌养心”是侗族人流传千年的古训。侗族大歌是侗人文化三宝之一,被誉为“东方魔音”,自80年代中期到巴黎演出后,轰动世界乐坛。如今,在黔东南任何一个侗寨里,都能听到原汁原味的侗歌,其中以宰荡、小黄最为知名。整个歌唱歌声浑厚,刚劲有力,节奏自由,缓急有序,时而低回婉转,时而气势磅礴,那干净、纯粹的天籁之音融入人的血液,在灵魂深处经久不息。


走进加榜梯田 临摹大地的线条


相比元阳梯田和龙胜梯田,加榜梯田还处于养在深闺人少知的阶段。而随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在第7集《我们的田野》中露脸8分钟的加榜梯田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往一睹其风采。它规模宏大,线条优美,无论从线条,还是整体形态来看,都吸取了天下梯田之精华,比元阳梯田更秀丽,比龙胜梯田更壮观,极具魅力。特别是那居于梯田间的村寨吊脚楼与层层梯田相辉映,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无不体现出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之美,给人一种“人间仙镜,世外桃源”的感觉。


小贴士

每年农历四、五月是加榜梯田注水的季节,注水后的梯田会闪现出银白色的光芒,更凸显出梯田婀娜曲折的轮廓,是观赏梯田的最佳时机。


岜沙 探中国最后的持枪部落


岜沙是南部侗族风情区中为数不多的苗族风情景点之一,有着“最后一个枪手部落”的称号。别的寨子要看女人,到了岜沙则要看男人。一身土法染制的青布衣,宽大的直筒青布裤,腰间别着砍刀与牛角火药筒,肩上扛着火枪,这不是古装电视里的角色,而是现实生活里的岜沙男人。而这一身武士装扮中,最为特别的是他们的发式:用镰刀将头的周边都剃光,头顶上蓄长发挽成一个椎髻,苗语称为“后棍”。加上不离身的一杆火枪,乍一看去,会恍然觉得遇见了古代武士、江湖侠客。


地坪风雨桥 最美的侗族花桥


人说侗乡有三宝:鼓楼,大歌,风雨桥。风雨桥又名花桥在侗乡很多,最美丽的当属南江之上的地坪风雨桥。在贵州有“说鼓楼说增冲,看花桥看地坪”之说,地坪风雨桥,是黔东南州黎平县内规模最大、造型最美的—座风雨桥。整座风雨桥用杉木穿榫构成,不用一钉一铆,结构巧妙,造型优美,堪称侗族风雨桥的经典之作。所以要看风雨桥,不去地坪,那着实是一件天大的憾事。因为这世界上,再没有比地坪风雨桥更美丽的风雨桥了。


到黔东南 和少数民族一起过节


黔东南少数民族的万种风情只有到了节日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里的节日不止是热闹的聚会,丰盛的宴席,也是一场场令人惊心动魄的角斗比赛,斗牛、斗鸡、赛龙舟轮番上阵;更是一场场令人难以离散的歌会舞会,飞歌、大歌、木鼓舞、芦笙舞竞相登场;还是一场场叫人眼花缭乱的服饰秀,盛装的姑娘们个个都是主角,她们身上那些闪闪发亮的、叮当作响的银冠、银销、银项圈让人看着眼晕,听着心慌……


小贴士

去黔东南旅行,最好能在当地有重大节日时前往。如:雷山苗年节、台江姊妹节、黄岗喊天节、舟溪芦笙节、榕江萨玛节、侗族大歌节、吃新节等。


酸汤鱼 舞动在舌尖的酸爽美味


来黔东南不吃一次地道的苗家酸汤鱼、就等于没有领略到其美食的精髓。这里的人口味多偏酸辣,喜爱酸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酸汤鱼。不管是大饭店还是小餐馆,只要进门就能闻到一股浓郁的酸辣香味,热气腾腾的酸汤鱼火锅里乳白色的鱼块,随着有些泛红的酸汤翻滚舞动着,顿时酸味四溢,鲜香扑鼻。酸汤喝起来酸醇、清香,鱼肉吃起来细腻鲜嫩,入口即化,再配上煳辣椒调制的蘸水一起吃,顿时完美滋味融化在舌尖,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小贴士

推荐凯里的快活林酸汤鱼、西江的和福餐馆以及镇远的苗伯妈红酸汤、头牌食府、醉苗乡、古城红酸汤等。


黔东南漂流 令人心醉的山水盛宴


黔东南多山多水多林,舞阳河以清澈晶亮,雷公山横跨五县,造就了它得天独厚的漂流资源。其中以“黔东南第一漂”杉木河最为知名。清清浅浅的杉木河在23公里漂流全程内,有着总计640米的天然落差。漂流途中,两岸悬壁藤蔓,古树临空舒展,深山古峡内一派生机盎然。除此之外,穿越天生桥的黄平野洞河漂流、惊险刺激的镇远高过河漂流也各具特色,备受推崇。


多彩苗族服饰 不一样的视觉盛宴


哪个姑娘不爱美,苗族姑娘的爱美心理更是淋漓尽致地表现在服饰上。苗族服饰以色彩绚丽、工艺精湛而著称,从超短裙到短裙,从中裙到长裙,从百鸟衣到花裙,各种款式不一的百褶裙,尽显甘醇浓烈的民族风,给人不一样的视觉盛宴。如今,民族风一直在时尚界大行其道,无论是服装还是配饰,都深得时尚达人的喜爱。如果你也是民族风服饰的追慕者,如果你也被苗族多彩的民族服饰所吸引,那一定不要错过世界最大的苗族聚集区黔东南。这里的每一种苗族服饰都代表了一种文化与族群标志,定让人收获颇丰。


朗德上寨 芦笙如昔古风依存


作为第一个对外开放的苗寨,朗德上寨有很多的荣誉。它最早出名的是其芦笙场,上有用石头砌出来的两匹战马,很多介绍黔东南的配图,都喜欢用这个芦笙场。而08年,作为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凯里站传递的出发点,它的名气随之更上一层楼。如今,随着西江千户苗寨的开发,朗德上寨开始沉寂起来,但它别具特色,是不可错过的一站。寨内随眼可见的吊脚楼和精巧雅致的美人木靠,散发着苗家老寨的古色古香。没有西江的热闹喧哗,飘盈在那石板街和小巷里的幽静与安宁,更能使人领略到古寨深远的历史沉淀和古朴纯真的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