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入乡随俗,游客在与宁德畲族人民人民欢庆的同时,也莫忘记其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有许多禁忌事项,尊重别人的文化习俗。
1、生活禁忌:正月初五、初九忌在露天旷地上晒衣服。炉灶忌炖狗肉、蛇肉。忌以手帕赠人,忌拾路遗毛巾。赠送礼物忌单数。忌单手棒茶迎宾。忌用筷子打猫。
2、祭祀禁忌:女性代表家庭在坛前烧香秉烛与朝拜。忌以鸭子为供品,忌在神宫庙观、石母、树王面前便溺。
3、生产禁忌:潮汐时分忌播稻种。秧田忌在水田出水处先拔。正月初一、初五、初九忌挑粪。正月二十忌作田事。三月初三忌下田。 “封龙日”忌执铁器。四月初八忌水牛下地犁田。 “立秋日”忌巡田。
4、生育禁忌:孕妇卧房忌钉钉子或乱翻动,担心受惊,动了胎气。孕妇忌摘水果,据说摘了果树不结果。产妇忌吃鸭子、鸭蛋,因为有“七月半鸭不知死期”之说。未满月的婴儿忌见生人。小孩麻疹后数十天忌吃芥菜。
宁德地区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区,因而有很多畲族的民俗活动。
祭祖节
时间: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祭祖活动。
畲族村寨建有宗祠、支祠或祖寨。内供畲族祖先的祖牌,有的还塑有蓝姓和雷姓始祖的塑像,祠内摆有龙头杖、香亭、香案、香炉等。祭祖开始,先放神铳三响,鞭炮连声,锣鼓喧天,祭案上摆供茶酒三牲。凡本族祠后裔当年 结婚者,生有男孩子者,家有老翁做寿者,均要送“两日制”龙烛一合,焚香叩酬。祭祖时,由族长辈讲述祖先功绩,始祖由来,发族的世系行第,并讲述家族家范,教导族人向善。
补天穿
时间:农历正月二十日
地点:福安社口镇。这一天,畲民不下田,要做糯米滋“补天”。用春菊草和糯米一起蒸制糍粑粘而不腻,吃用糍粑能起消积化食祛病作用。
乌饭节
时间:农历三月初三日
畲语又称“三月三”。每这个时候,畲族村寨的家家户户要采集乌稔树根合大米煮“乌米饭”,全家共餐,以缅怀祖先。是日村寨常有聚会赛歌。
观音节
时间:每年农历二月十九观音生日、六月十九观音得道日、九月十九观音过南海日
畲族村寨群众普遍奉祀“观音佛母”。逢此三日都纪念,认为她能普渡众生,救苦救难,多数人家在节日里吃一天“观音素”,以保平安。
民俗节庆
宁德是全国最大的畲族聚居地,畲族人口达16万,约占全国畲族人口的1/4 。畲族人民勤劳俭朴、能歌善舞,他们独特的民族传统及生活习俗是当地独特的景观。 畲族妇女通常梳凤冠云髻,穿绣花滚边襟衣衫,称为“凤凰装”。男女都喜唱山歌,尤其逢年过节更是会通宵达旦地对歌,具有开朗乐观的精神。畲族婚礼更为奇特,新娘出嫁时一定要边哭边唱地离开娘家,这也是“哭嫁”之一种;拜堂的时候,新郎要下跪而新娘却不跪;闹新房时会有男女对歌的精采节目,十分热闹。 此外,宁德地区还有独特的传统艺术,有霍童线狮、香龙、铁机、北路戏等,其中以霍童线狮最负盛名,它是一种近似提线木偶的民间文娱活动,独具地方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