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颐和园,北京城最美赏荷花的地方(图) | 分享到: | ||
1天 2014.07.10-2014.07.11 ¥人均31.00元 | ||||
标签: 摄影 休憩 | ![]() |
发表时间:2014-07-28 10:10 | ||
落榜进士![]() |
浏览 634 | 评论1 | 点赞 834 | 收藏 434 |
“莲,花之君子者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一提到荷花,就会想起这句诗,夏日里颐和园的荷花,衬托着的万寿山、十七孔桥、西堤、昆明湖...更加的美丽。
第1天 2014年 07月 10日 |
游玩景点 : 颐和园 |
耕织图位于颐和园西北部,与东南方的铜牛遥相呼应,寓意“牛郎织女”隔湖相望。
耕织图是颐和园在清漪园时期颇具江南水乡风情的独特园林景观。始建于清朝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当年,昆明湖与玉泉山之间河湖交错,稻田棋布,景色酷似江南;乾隆造园时又特意将原在城内、专门负责为宫廷织造丝绸布料的内务府织染局迁到此处,组成了一处生活气息浓郁、景色淳朴清幽而又融入传统农桑生产的园林景区。因此乾隆将其命名为“耕织图”,意寓着一幅洋溢男耕女织生活情趣的幽美图画。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清漪园,景区内只有一块乾隆御题的耕织图石碑存留至今;1886年至1895年,这里成为清朝专门培养满族海军人才的昆明湖水操学堂;再之后,耕织图地区的功能和归属几经变化,最终成为厂房和生活区,园林景观完全丧失。 2004年,颐和园耕织图景区重修复建,此次重修复建后全面开放的景区,是由耕织图地域上两个不同时期的历史建筑组成的,一部分是体现乾隆盛世时期皇家耕织文化的园林式建筑,包括延赏斋、蚕神庙、耕织图石刻长廊等;一部分则是复原后的水师学堂。
苏州街景色。
13956058511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2016-08-31 16:02:58 |